济宁 县区 问政 关注 视听 辟谣 专题 发布厅 党建 活动 公益 文学 健康 商业
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专家回应螺蛳拟列为二级保护动物:“螺蛳粉”不受影响还能吃
2020年06月29日17:22   来源:济宁市全媒体辟谣平台

济宁市全媒体辟谣平台6月29日讯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通知,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从最新的表格中可以看出,“螺蛳”被列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消息发布后,“吃货们”提出疑问:“螺蛳粉”还能吃吗?

专家回应:名录中的螺蛳并非我们平时吃到的“螺蛳”

有关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列入保护名目的“螺蛳”跟我们平时吃的这个螺蛳不是一个种类,我们平时吃的就是中华圆田螺或者环棱螺。拟列入保护名录的“螺蛳”是生物学上的螺蛳,拉丁文学名为Margarya melanioides,是田螺科、螺蛳属,主要生长在云南省,其分类地位和科学价值,堪称软体动物中的“大熊猫”。由于人类活动和污染等原因,目前该物种属于濒危,产量极少,需要保护。

除了螺蛳,东北田螺也非常少,就这两种这次是被提名二级保护动物。其他的像鹦鹉螺、唐冠螺,这些之前都是受保护的,有保护级别,都是比较漂亮的一些海水螺。

平时大家吃的螺蛳种群数量相对比较大

至于广西螺蛳粉中的螺蛳以及全国部分地区吃的“螺蛳”,主要有“中华圆田螺”、“中国圆田螺”,个头比较大,是田螺科、圆田螺属动物;还有一种,是被俗称为石螺、螺蛳的“环楞螺”,一般有食指大小,表面有清晰可见的环棱纹,是田螺科、环棱螺属。这一物种分布广泛,种群数量相对比较大,一般的湖泊、江河、池塘、沟渠或水田中都有分布。

那么,我们日常吃的螺蛳有没有可能面临濒危的困境?知名生态科研保护机构北京青野生态负责人刁鲲鹏在接收媒体采访时表示,人们平时吃的螺蛳粉,里边的圆田螺和环棱螺,不太可能说是濒危或者受到威胁,因为它们本身数量非常大,而且适应性很强,就各种各样的水质都能适应,即便是有一些污染,水质环境差一些这类螺的生存都没有问题。

既然我们常吃的“螺蛳”,不是列入保护名单的螺蛳,“吃货”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嗦螺蛳”啦!不过,即使是常见常吃的螺蛳,也需要“适度捕捞”,坚持可持续利用原则。环棱螺是非常重要的底栖生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们不仅是捕食鱼类(包括青鱼、鳜鱼、鲤鱼、鲫鱼等)、虾(青虾等)、蟹的饵料;还对净化水体有着重要功能,因为它们可以吃掉水体中的有机碎屑。

内容整理自每日经济新闻、光明网、南国早报